环境监测
PPI疯涨之下“夹缝生存”的环境监测仪器企业
2021-07-01  浏览:617

通常而言,反映物价水平最直接的数据便是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但如今这两个数据出现了问题。据国家统计局公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5月全国cpi同比上涨1.3%,涨幅低于预期。而ppi同比上涨9.0%,涨幅创2008年以来新高,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涨幅扩大2.9个百分点,是拉动ppi上涨的主要因素。


 图1:2020年5月-2021年5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涨跌幅 


据相关分析,ppi上涨主要与能源和矿产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有关。5月份,国际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上涨,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上涨1.7%,同比上涨99.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环比上涨6.4%和4.4%,同比上涨38.1%和30.4%。当然,ppi同比9%的涨幅有一部分原因是去年低基数造成的,去年5月ppi同比涨幅为-3.7%,但是,相关能源、原材料等快速且持续涨价仍是主要原因。


ppi 上涨意味着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如果成本上涨的影响不能转移到消费端,企业的利润空间将会被缩小。从cpi的微弱涨幅可以看出,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并未顺利向下游消费端传导,成本上涨的压力主要由中下游生产企业承受,其中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包括中游的金属制品、电气机械、通用设备、交运设备等制造业及下游的汽车制造业、建筑行业等。


为了解ppi上涨对国内仪器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本文以泛环境监测行业为例,通过2021年1-5月气体或烟雾分析仪(hs编码:90271000)的海关进出口数据及相关企业2021年q1财报数据,分析相关仪器进出口价格变化、相关生产企业经营成本及利润的变化。


 1、2021年1-5月气体或烟雾分析仪(hs编码:90271000)海关进出口数据分析


气体或烟雾分析仪的编码为9027.1000。依据《品目注释》中对于归入该税号的上述产品的定义,在品目9027中,只要检测对象为气体或者烟雾的优先归入9027.1项下;其次,用途必须是用于分析炼焦炉、煤气发生炉、高炉等的可燃气或燃烧副产品(燃烧过的气体),其检测对象气体可以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氢气、氮气或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氨气等,其检测结果为上述成分的含量。归类于此海关编码下的详细产品包括臭氧检测仪、气体分析系统、气体分析仪、烟气在线监测系统、氧分析仪等。


表1:2021年1-5月气体或烟雾分析仪进口量及进口金额统计 



数据年月 进口量(单位:台) 同比涨跌幅 进口金额(单位:人民币/万元) 同比涨跌幅 202101 2421706 23.0% 51499 28.8% 202102 1829503 20.5% 38945 -9.9% 202103 2322433 11.8% 52700 5.9% 202104 2830568 73.8% 51390 -1.0% 202105 2149179 23.4% 44140 -16.9%      从海关进口情况来看,2021年1-5月,我国气体或烟雾分析仪进口量呈波动性变化,其中2月进口量最小,约为182万台,4月的进口量最大,约为283万台。同比上年来看,进口量增长较为明显,其中4月的增长幅度最大,同比上涨73.8%,3月增长幅度最小,同比上涨11.8%。 


虽然进口量同比上年均有较明显增长,然而进口金额同比上年却没有相同的增长趋势。2021年1-5月,我国气体或烟雾分析仪进口金额呈波动性变化 ,其中3月的进口金额最大,约为52700万元,2月的进口金额最小,约为38945万元。同比上年来看,除了1月的进口金额有明显的增长之外,2-5月的进口金额同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5月降幅最大,同比约下降16.9%。



 图2:2021年1-5月气体或烟雾分析仪进口平均单价变化  


2021年1-5月,海关气体或烟雾分析仪进口平均单价呈波动性变化,其中3月的进口平均单价最高,约为226.9元,4月的进口平均单价最低,约为181.6元。同比上年来看,除了1月的进口平均单价略有增长之外,2-5月的进口平均单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4月的进口单价降幅最大,同比约下降43.1%。


 表2:2021年1-5月气体或烟雾分析仪出口量及出口金额统计 



从海关出口情况来看,2021年1-5月,我国气体或烟雾分析仪出口量呈波动性增长,其中2月进口量最小,约为229万台,5月的出口量最大,约为379万台。同比上年来看,出口量增长非常明显,其中2月的增长幅度最大,同比上涨232.3%,4月增长幅度最小,同比约上涨38.7%。


 从出口金额来看,2021年1-5月,我国气体或烟雾分析仪出口金额呈波动性变化,其中2月的出口金额最少,约为16667万元,1月的出口金额最大,约为27200万元。同比上年来看,出口金额增长也非常明显,其中2月的增长幅度最大,同比约上涨169.0%。



 图3:2021年1-5月气体或烟雾分析仪出口平均单价变化


2021年1-5月,海关气体或烟雾分析仪出口平均单价呈波动性变化,其中1月的出口平均单价最高,约为82.2元,3月的出口平均单价最低,约为70.1元。同比上年来看,除了1月的出口平均单价有明显增长之外,2-5月的出口平均单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5月的出口平均单价降幅最大,同比约下降38.1%。


据了解,不仅是国内ppi在持续上涨,欧美ppi也在加速上涨。而从海关进出口数据来看,2021年1-5月,无论是出口的气体或烟雾分析仪抑或是进口的气体或烟雾分析仪,其平均单价都没有随着ppi的上涨而升高,甚至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同比上年来看,除1月以外,虽然2-5月气体或烟雾分析仪的海关进出口量均比上年有明显增长,其进出口平均单价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明显下跌。这从侧面表明,ppi上涨并没有带来气体或烟雾分析仪的价格上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表格统计的仅是以人民币为单位的价格/金额,而实际上跨境贸易中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占比并不高,此处还要考虑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价格/金额的影响。


 2、部分环境监测仪器上市企业2021年q1财报数据分析 


表3. 部分环境监测仪器上市企业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成本统计 



从财报数据来看,2021年第一季度,国内上市环境监测仪器企业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比上年均有明显增长,并且除了个别企业(雪迪龙、力合科技)之外,大多数企业营业成本的增长幅度要明显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例如,先河环保2021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虽然同比上涨了11.0%,但营业成本却大幅增长,涨幅高达25.7%,远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因而导致其毛利率下降。再比如聚光科技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上涨16.4%,营业成本的上涨幅度却高达35.0%,归母净利润为-8299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


总体来看,2021年第一季度,国内上市环境在线监测仪器企业的营业成本均有较大程度的上涨,且大部分企业的营业成本增长幅度要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导致相应毛利率有所下降,企业净利润也有所下降。 


3、ppi上涨对环境监测仪器企业的成本冲击  


据了解,环境监测仪器生产主要以各种零部件的安装集成为主,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件、电子元器件、控制器件等标准或非标准件,涉及到的配套材料和辅助耗材主要有接头、喷漆、导轨、螺丝、 管卡、锁扣、钢瓶、橡胶管、扎带、填 缝剂、机柜木箱、盖板/侧板等。其中,标准件一般由公司直接从外部供应商采购,非标准件则由公司根据产品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定制。从相关行业ppi来看,金属制品业出厂价格环比上涨1.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环比上涨1.3%。这表明,ppi持续上涨导致国内环境环境监测仪器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大,企业利润进一步缩小,企业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


另一方面,ppi上涨对环境监测仪器企业出口的成本冲击也非常大。要知道,除了原材料涨价之外,人工费用和运输费用等越来越高也是导致企业成本加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出口企业来说,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之外,还受到各区域防疫封锁措施增加的时间及储运成本、国家市场集装箱供应不足抬升的航运成本、劳动力紧缺带来的生产成本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和压力等。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已经引起监管层的关注,国务院、央行、发改委等机构纷纷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表态,并出台相应政策保供稳价。随着基数因素的改善以及中国在过去一段时间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措施正在发挥作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或将接近尾声,ppi再创新高的可能性有限,中下游制造企业盈利状况有望改善。


 表4:各机构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持续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