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系统
2025城市各类管网改造进行中!总量将达到60万公里,各省市最新政策速看!
2025-08-21  浏览:120

城市更新:管网改造与政策推进的全面布局

去年十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聚焦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在此次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刘苏社透露,未来五年,我国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各类管网改造总量将接近60万公里,投资总需求预计高达4万亿元。这一庞大的改造工程,不仅关乎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更对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释放投资和消费潜能具有深远意义。

一、政策引领与资金支持

国家明确鼓励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管网改造,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机制优势。同时,将老旧街区改造中有一定收益的城市更新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为改造工程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近期,住房城乡建设部进一步明确,未来五年将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加快实施城市燃气、供水、排水、污水、热力和地下综合管廊五网一廊更新建设,旨在有序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有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为加强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遴选了50个城市和县城作为重点推进对象,梳理形成了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第二批),为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

二、明确更新改造任务

(一)确定改造对象范围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改造对象确定标准。天津市针对管道使用年限、材质、防腐层状态以及土壤腐蚀性等指标,对运行满20年和运行不足20年但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管道、燃气厂站设施进行综合打分,根据得分情况确定改造时限。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则坚持开展常态化检测,聘请第三方检测单位对全市燃气管道、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检测,科学合理确定改造实施计划。

(二)合理确定更新改造标准

河南省周口市制定了四项更新改造标准,包括安全性、合规性、经济性和前瞻性。安全性方面,确保管道能够抵御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破坏等潜在风险;合规性方面,要求更新改造活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要求;经济性方面,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编制预算、控制成本;前瞻性方面,考虑城市发展趋势和需求变化,适应未来技术变革需求。浙江省则加强更新改造技术指导,印发《城镇燃气管道检验及更新改造技术导则(试行)》,为城市燃气管道更新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三)组织开展普查工作

北京市采取边摸排、边评估、边排查、边治理的方式,组织燃气企业全面排查燃气管道带病运行问题,同步开展评估,发现隐患问题立即整改。陕西省制定了燃气管道问题清单和排查技术规范,明确燃气管道带病运行的具体情形和风险隐患判定标准,指导对城市市政管道、庭院管道、立管和厂站设施等进行全方位排查。

(四)编制地方改造方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与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印发实施方案,指导各师市全面普查、科学评估,合理确定建设改造时序和年度任务,分级分类对燃气管道等地下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系统治理。

三、加快组织实施进程

(一)加强统筹协调

河北省石家庄市组建了全市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工作专班,由市长任组长,负责统筹推进改造工作。四川省遂宁市建立了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四项机制,明确管控措施,对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实行计划管理。浙江省杭州市将社区治理能力建设融入改造过程,发挥社区党员作用,带动居民共商共议小区老旧管道改造议题。河北省衡水市搭建了沟通议事平台,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共同商定老旧管网改造计划。

(二)加快推进项目实施

上海市保障涉道路项目有效施工时间,允许全天或日间避开交通高峰进行改造施工。陕西省强化更新改造项目督查审计,将城市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燃气管道更新改造等工作纳入督查和审计范围。四川省广元市统筹推进项目实施,优化施工组织,减少项目实施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和资金浪费。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加强更新改造工作调度,建立日调度、周汇总、月通报红黑榜机制。

(三)同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

广东省部署建设智慧燃气平台,力争实现全省瓶装液化石油气全流程监管和管道燃气一张网监管。江苏省加快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燃气监管场景建设,开展燃气管网风险评估,强化动态监测和预警处置。陕西省开展燃气领域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试点,省级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定额补助,支持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监测平台。

(四)加强管道和设施运维养护

河北省承德市建立专职闸门养护队伍,针对老城区部分供水管网闸门老化等问题,编制闸门更换及加装计划,确保停水范围控制在最小区域。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落实专业经营单位出资责任,建立资金合理共担机制

甘肃省白银市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居民分担原则,建立资金筹集模式。嘉峪关市建立机制,由政府出资筹建小区红线内新建及改造的天然气管线和设施,燃气公司让利承担部分费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采取预存气费推进瓶改管,提高用户积极性。

(二)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贴息政策,对通过银行贷款审批的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项目给予补贴。

(三)加大融资保障力度

吉林省长春市积极拓展融资手段,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授信额度,保障管道更新改造项目及时启动实施。

(四)落实税费减免政策

江西省南昌市细化道路开挖修复、园林绿地补偿要求,明确由项目单位自行组织实施相关工作,不另行收取相关费用。甘肃省嘉峪关市免征更新改造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五、完善配套措施

(一)加快项目审批

北京市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明确列入项目汇编的原管径原路由消隐项目无需核发施工许可证。

(二)切实做好价格管理工作

河北省进一步规范供水供气供暖行业收费行为,实行清单制管理。吉林省建立天然气价格上下游联动机制,根据能源价格波动情况调整价格。

(三)加强技术标准支撑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积极推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环压技术连接的薄壁不锈钢管材替代普通碳钢管材,提升安装效率。

(四)强化市场治理和监管

山东省加快推进燃气经营企业整合,解决小、散、弱燃气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不高、投入不足问题。广东省潮州市大力推进管道燃气企业整合,实现管道燃气市场一张网统一运营。

(五)推动法治化和规范化管理

四川省自贡市坚持更新改造和运行管理并重,聘请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全过程跟踪服务。宁夏回族自治区畅通举报奖励渠道,制定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将燃气设施保护纳入举报奖励范围。

(六)强化组织保障

江苏省扬州市注重工作调度和跟踪督导,实行每月工作调度和现场督查。陕西省建立健全推进机制,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总结、年考核。辽宁省建立领导包保制度,省纪委监委书记亲自包保推动燃气管网带病运行专项治理。

城市管网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策引领、资金支持、技术支撑和组织保障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明确更新改造任务、加快组织实施进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完善配套措施,我国城市管网改造工程正稳步推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